圈地大作战io游戏何以悄无声息攻陷全球游戏市场?
io游戏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:
1. 在网络上能与玩家产生交互。2. 能够进行上百人甚至更多的即时对战。3. 成长系统简单且快速。4. 即开即玩,死亡后便重新开始。5. 战斗力越强所得到的束缚就越大。6. 地图小,可以有足够的机会产生冲突。
类似MOBA的模式,节奏畅快的体验,轻而易举的操作,这就是io游戏的精髓。但是,io游戏如何用“戏剧化”的方式火遍全球的?
简且精的设计,戏剧性的兴起
io游戏类型最开始来源于国外4chan论坛的一个叫做《Agar.io》的游戏,由名为Matheus28的开发者制作。最初的《Agar.io》只是一个简单的“大球吃小球”的游戏,经过制作组根据玩家建议的改良,《Agar.io》增加了分裂的技巧,使整体的游戏性提高到了新的台阶,这就是最初的io游戏。
作为最原始的io游戏,《Agar.io》的走红充满了三次元的不确定性。起初《Agar.io》是只存在于4chan上的小众游戏,直到Matheus28将皮肤系统加入其中后情况才发生改变。当玩家可以自定义小球上的图案,每一个单位都被玩家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时,文化和矛盾便在其中碰撞开来,这才使《Agar.io》脱离小众,被圈外人所了解。但真正让它火起来的是美剧《纸牌屋》中主角安德伍德玩《Agar.io》的一个镜头,虽然当时《Agar.io》已经被Miniclip代理,但旁观者普遍认为这并不是一次宣传。只是,从此开始,《Agar.io》正式成为一个拥有巨大名声的,全球同时在线保持在十万左右的大型io游戏。
《Agar.io》的变种,更完美的io
《Agar.io》的火爆从西方蔓延到了东方,可远在几千公里外的中国并没有买他的帐,于是,《Agar.io》的变种,《球球大作战》替代了他的位置,在中国的土地上强大了起来。
《球球大作战》作为《Agar.io》中国版本的进化版有着太多传奇的历史。《球球大作战》被定义为微竞技游戏,一局15分钟,死亡后可以再来。这样最小单位是一条“命”,大的单位是一个“赛季”,每一个单位都得到了细分。其次,团队在其细节的优化上下了很大的工夫,无论是画面的精细程度还是动作的流畅性,《球球大作战》都远远强过《Agar.io》等一系列衍生产品。最后,《球球大作战》针对自身的用户群进行了定位,非常精准地设计了段位、圣衣等元素并将当下最火的成长线和社交元素融入其中。这一切都使这款游戏的魅力大幅提升。
《球球大作战》上线初期的火爆在制作人吴萌的意料之中。有过多次创业经验的吴萌,对用户数据有着天然的嗅觉。产品推出后,他推演了球球未来发展的几个台阶:DAU 100万、200万、500万和1000万。他认为当DAU突破1000万时,将是国内手游自研产品的里程碑式成功,近几年中除了腾讯旗下产品,尚无其他产品达到该高度。让吴萌没想到的是,球球用不到一年时间就超过了他之前推演的最高一级台阶,实现了指数级增长。这种增长像核能中的裂变,快到令他兴奋且难以置信。截至2016年底,球球DAU达到2500万,MAU超过1亿,坐拥全球2.5亿用户,主力人群为10-20岁的年轻人。
《球球大作战》成功了,是io游戏一年发展历程中最大的赢家。但是要说到让io游戏彻底百花齐放,在游戏行业引起轰动,我们还要把视角切回美国。《Agar.io》的火爆,从始至终只体现在名声上,它的收入和人气并不对等。但在它上线刚好一年后,另一个游戏代替了它,这个游戏的出现拿到了io游戏该有的辉煌。
东西方近乎同时的鼎盛与火爆
《Slither.io》和《Agar.io》一样上线时悄无声息,《Slither.io》是一款类似贪吃蛇的io游戏,相较于玩法上的不同,《Slither.io》和《Agar.io》在认知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别。《Slither.io》存在卓越的颠覆性设定,《Slither.io》并没有“大鱼吃小鱼”的丛林法则,如果你想“吃掉”另一只蛇,必须设法让对方的头部撞到自己身上。同样地,无论对方有多长,只要它的头撞到你的身躯上,就会碎成粉末,这与长度就没有任何关系了。这样,战斗就变得十分公平和紧凑,可以说每一次相遇都是决斗。同时,它将《Agar.io》中最精华的“分裂”抛弃掉,只是设置了一个加速键,这样的战斗就会变得更加简洁。相对于《Agar.io》,《Slither.io》更个人英雄主义、更注重反应水平、更有戏剧性,门槛更低,更符合西方人的价值观。
在中国,《Slither.io》变成了《贪吃蛇大作战》。“.io”也在中国找到最佳本土化的翻译:大作战。《贪食蛇大作战》上线之后,估计谁都没有料到这款游戏能在免费榜第一站这么久,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数据,仅上线两个月,这款小游戏的中国区MAU已达到了7000万、DAU则在850万左右,成绩可谓是非常可观。
《Slither.io》和《贪吃蛇大作战》分别开启了国内和国外的“大io时代”。在这之后,无数的io游戏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在国外,《Diep.io》《emoj.io》一系列带有io后缀的游戏被开发了出来,国内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,无论《圈地大作战》,《原谅帽大作战》还是《生存大作战》,甚至很多没有带上“大作战”这三个经典字眼的io游戏比如《纸团圈地》、《深海食物链》和《大逃杀》等都纷纷来借io市场的东风妄图一步登天,io游戏在市场上迎来了大爆炸,如同上个月火爆全网的《原谅帽大作战》,只需要把握住话题性,io游戏就如同遇见火星的火药迅速燃烧,被玩家口耳相传。这就是现在io游戏在游戏市场异军突起的原因。